• 安博电竞首页
  • 光伏电站
  • 投资者关系
  • 新闻中心
  • 案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用户谈之色变?组件隐裂有多可怕
    发布时间: 2025-03-09 15:38:34 文章来源: 新闻中心

      网介绍了影响组件效率的两大因素,PID效应和热斑效应。今天来说一下影响组件效率的第三个因素,隐裂。

      相比于PID和热斑效应,隐裂更容易理解,就是在制造或者运输安装过程中,导致光伏组件内部电池片产生肉眼不易察觉的隐性裂纹。许多用户觉得,当组件出现隐裂,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组件已经报废,因此谈之色变。

      其实,隐裂并没有想象中这么可怕,根据类型,隐裂可分为5大类:树状裂纹、综合型裂纹、斜裂纹、平行于主栅线、垂直于栅线和贯穿整个电池片的裂纹。其中,前四种情况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对组件效率几乎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危害最大的是平行于主栅线的隐裂。

      究其原因,还要从组件的工作原理开始说起,电池片产生的电流要依靠“表面的主栅线及垂直于主栅线的细栅线”搜集和导出。当电池片隐裂导致细栅线断裂,就无法把电流输送到主栅线,导致发电量减少,效率降低,甚至导致组件失效。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隐裂造成的组件失效,有50%来自于平行于主栅线的隐裂。

      想要预防组件隐裂,要在组件的运输和安装方面多多注意,尤其是不正确的安装方法,很容易导致隐裂。检验测试方面,若用户认为自家的组件存在隐裂的情况,能够正常的使用便携式EL测试仪器进行现场检测,还是较为方便的。

    上一篇:边框减薄、隐裂超标、玻璃破碎……组件低价下产品质量风险“昭然若揭”

    下一篇:晶科能源新专利助力光伏产业:降低隐裂风险、提升光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