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下,光伏储能的迅猛发展正推动着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根据广发证券的最新研究报告说明,光伏装机容量的迅速增加正面临电网消纳的压力,这无疑给这一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然而,若通过光伏配储的比例提升,光伏+储能技术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接近火电的可控功率,这将成为新一轮超预期市场需求的核心驱动力。
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全世界内的逐步普及,光伏产业近年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扩张。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正不断刷新装机容量纪录,但随之而来的电网消纳能力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发证券提出了光储平价的概念,其核心在于光伏配储比。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使我们正真看到了光伏产业问题的解决方向,也暗示着未来的投资机会。
广发证券在报告中提出,电网的消纳能力直接影响光伏需求的释放。按照光伏EPC(工程、采购、建设)造价约2.8元/W以及储能成本0.8元/Wh的测算,目前光伏与储能的度电成本已经降至0.260元/kWh。而当光伏配储比例达到31.3%时,相关的4小时光储度电成本则等同于燃煤的标杆电价。考虑到用户侧电价普遍高于发电侧,这样的一种情况势必刺激分布式光储的高度普及。
根据广发证券的测算,未来三年(2024-2026年)中国光伏装机的上限将在281GW到394GW之间波动,这一数字明显高于电网的实际承载能力。然而,经过政策的调控及电网建设的逐步完善,预计未来光伏并网规模将呈现出261GW至264GW的健康增幅,紧随其后的是全球市场也将在此期间继续扩张,预计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483GW、498GW和562GW。
探讨光伏行业的未来,必须关注全球各地区的需求变化。虽然中国市场受限于电网消纳能力,但特高压项目的落地时间未如预期,依然会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光伏的装机进程。反观欧洲,在能源危机过后的平稳期,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已逐渐平息,未来预计将维持小幅增长。而美国市场则因政策不确定性和关税影响,导致投资环境复杂多变。
储能技术的持续进步将为光伏行业带来全新的机遇。大储电市场的发展受到电改政策的推动,中欧市场的需求激增。美国的电网升级和市场机制优化亦正在加速大储需求的释放。在此背景下,光伏与储能的协同作用将明显提升整体盈利能力,让投入资产的人在政策的阳光下找到新的热土。
在此背景下,广发证券的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那些在光伏和储能领域技术创新、具备竞争优势的个股。例如,在光伏领域,我们可以看好晶科能源、通威股份等龙头企业的表现;而在储能领域,则可重点关注阳光电源、盛弘股份等技术领先的厂商。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未来的行业格局将更加多元与具挑战性。
光伏储能的快速增长依赖于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尤其是光伏配储比例的提升将成为未来市场超预期的关键。然而,行业面临的挑战依然显著,电网承载能力、市场不确定性等问题仍需持续关注。投入资金的人在鼓舞人心的市场前景下,需保持冷静,关注技术和市场的变化,以抢占先机。未来,光伏与储能的结合将重塑我们的能源结构,并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全球光伏企业抢滩布局储能
下一篇:户用储能“叫座”才算“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