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博电竞首页
  • 光伏电站
  • 投资者关系
  • 新闻中心
  • 案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电站投资与开发 电站建设(EPC工程)

    光伏产业链涨价初现2025年财报季或见春天曙光!

    发布时间: 2025-02-10 11:31:15 文章来源: 光伏电站
    【产品描述】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光伏产业链的走势总是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尤其是进入2025年,市场上慢慢的开始涌现出光伏产业链涨价的苗头。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简称“硅业分会”)的最新数据,硅料和硅片由于供不应求,价格已然浮现了明显上升的趋势。这无疑为长期低迷的光伏市场注入了一丝希望。

      春节前夕,通常被视为光伏行业的淡季。但在这样的时节里,光伏产品价格的企稳似乎在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全行业的供给侧自律行为正在发挥作用。自2024年中期以来,行业内多家企业纷纷减产以保价,意图通过降低产出加速消化过剩产能。2024年第四季度,光伏企业能否业绩触底,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相较于“光伏是否见底”这一争论不休的话题,业内人士更倾向于探讨如何从目前的市场动态中寻找积极信号。当前,关注库存拐点、价格拐点以及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竞争优势慢慢的变成了机构分析师的主流研判方向。

      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的重要环节,硅料的价格波动往往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表现。硅业分会预测,2025年1月,各大企业的开工率仍将保持低位,预计多晶硅的产出将降至10万吨以下。这一趋势不仅显示出行业内的供需紧张,也将引发上下游企业的连锁反应。

      随着春节的临近,企业的正常生产和销售受到员工休假和物流限制的影响,预计多晶硅的供应将进一步减少。2024年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持续下滑,硅片、硅料、电池片及组件的价格较2023年高点已下降60%~80%不等。虽然硅料总供应量较2024年有所增长,达到184.28万吨,但随着产能利用率的降低,行业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在2024年的多个季度中,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如隆基绿能(601012.SH)和TCL中环(002129.SZ)已遭遇超过60亿元的亏损,公司运营面临巨大压力。而进入2025年,随着硅片价格企稳,部分公司开始对硅片进行提价,涨幅在3%~12%之间,显示出市场的复苏迹象。特别是N型硅片的涨价弹性更高,而相较之下,P型硅片的需求则明显衰退,仅剩海外订单有所支撑。

      电池片和组件的价格也悄然上扬,尽管价格尚未出现明显松动,但市场分析认为,供不应求的基本面将继续支撑价格的进一步上涨。硅业分会指出,硅片涨价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不平衡,下游电池企业采购的节奏明显加快,这导致硅片企业的议价能力与日俱增。

      随着2025年开年的临近,市场对光伏产业的前景充满了期待与不安。时值财报季,投资者对于光伏企业的业绩预测愈发关注,其中的积极信号将成为评估市场情绪的重要参考是依据。2024年全国光伏产业的出清过程将为2025年奠定基础,行业内逐渐形成的价格底部,预示着未来稳定增长的可能性。

      然而,尽管价格企稳,光伏产业仍然处于结构调整和洗牌的过程中。部分有经验的人指出,2025年依然是光伏行业的观望期,短期内供需失衡的局面并不会迅速改善。相较于去年,价格急剧下跌的风险有所降低,更可能形成筑底的格局。

      投资者应关注哪些环节的涨价将具有更高的持续性、哪些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出货节奏,及时把握装机增长率等积极信号,将有利于把握市场机会并提升投资回报。

      光伏玻璃领域的发展也需要我们来关注,信义光能(为代表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预计将在2024年面临净利润同比骤减70%-80%的困局。这主要源于太阳能玻璃产品的市场供求失衡,虽然在市场环境艰难的情况下,头部企业主动减产和冷修部分产能的行为可能会夯实市场占有率的稳定性。

      之前的经验表明,光伏产业链的价格波动往往伴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化,尤其是在春节前后,产业周期的变化更为显著。在这样的关键期,投资者应合理的安排备货与生产,以应对潜在的供需波动。

      整体而言,光伏产业链在2025年的发展前途乐观,但仍需警惕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持续关注行业的供需动态、价格变化及技术创新,是每一位市场参与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最后,随着全球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全国各地的政策支持也愈加明显。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光伏企业,均需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中把握好电气化转型的机遇,共同迎接光伏产业的春天曙光。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港股异动 新特动力(01799)现涨超4% 硅料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宣告减产 1月多晶硅产出或环比削减5%

    下一篇:钙钛矿电池概念股重挫隆基绿能、通威股份融资流出超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