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四个月,经过初步筛选、记者调研及专家评审等多环节综合评议,首届“寻访中国长江经济带ESG标杆企业”活动名单正式揭晓,湖北电建斩获“中国长江经济带ESG标杆企业”奖,九派新闻现对该企业ESG实践进行展示。
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凭借在新能源开发、流域治理及社会责任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获ESG奖项。公司积极地推进光伏治沙、漂浮式光伏等绿色能源项目,深化流域综合治理,同时情系公益,助力乡村振兴与灾害救援,展现了高度的环境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中国电建集团湖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是提供电力工程及基础设施投融资、规划设计、工程项目施工、运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咨询、监理、投融资、工程总承包建设和运营;国际工程总承包、境外工程劳务人员派遣、工程投融资协作、设备、物资采购及进出口运作;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
在国家“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己任,充分的发挥新能源“投建营”全产业链一体化能力,以实干实绩助力新能源体系建设,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腹地,一块蓝域在漫漫黄沙中极为显眼,这便是库布其光伏治沙项目。该项目是“十四五”时期国家第一批开工建设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全国单体顶级规模的光伏治沙项目,由三峡集团所属三峡能源联合亿利集团投资建设。
库布其光伏治沙项目是我国首个在沙漠区域大面积应用柔性支架材料的光伏治沙项目。项目采用“板上双面发电、板下双层生态、板间双层养殖”的立体生态光伏治沙模式,通过双玻组件实现板上双面发电,可增加发电量5%~10%;板下种植优质牧草和药材等作物,实现立体生态种植;板间运用先养鸡后养羊的“畜禽草耦合”治沙技术实施养殖,畜禽粪便还田治沙改土,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乡村振兴”的“光伏+”多重效益。
该项目紧盯光伏发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打造全球首个商业运行的兆瓦级钙钛矿光伏项目,实现了钙钛矿光伏组件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钙钛矿材料能够促使光电转换效率提升迅速,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够产生更多的电能;与传统的硅基光伏技术相比,钙钛矿光伏技术具有更低的成本。
库布其光伏治沙项目成功并网后,每年大约能生成41亿千瓦时的电量,这相当于节省了大约123万吨的标准煤,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约319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此外,还将帮助恢复和治理10万亩的沙漠区域,每年能减少向黄河输送的大约200万吨沙土,为构筑北方的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确保黄河上游以及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
除了光伏治沙项目,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在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方面持续发力。
在德州市陵城区西部丁庄乡,德州丁庄水库广阔无垠、波光粼粼的万亩水域中,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水库的两边,一座座巨大的白色风力发电机迎风飞旋,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绝美风景。这便是华能德州丁庄水库一期光伏项目——全球单体最大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该工程与丁庄100兆瓦风电场打包形成的华能德州丁庄风光储一体发电项目被列为2020年山东省重大建设项目。
该项目革新了传统的光伏发电用地模式,将光伏板从陆地转移到了水面之上。它采用“HDPE(HDPE)浮箱配合支架式漂浮光伏系统、汇流箱、单晶硅双玻电池组件以及组串式逆变器”的组合方式,将光伏组件稳固地安装在漂浮体上,实现了光伏组件的全面水上漂浮安装。与建在陆地上的光伏电站相比,这样的形式具有节省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减少基本的建设成本、缩短施工周期等多重优势。
此外,这一光伏电站与风电场毗邻,选用世界先进的储能系统智能协调控制,成功实现“风光储同场”。整个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4.2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0.5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除了以上两个项目,近年来,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还先后承建了世界海拔最高特高压换流站——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西藏卡麦换流站,世界陆上单机容量最大、叶片最长风力发电机组——华能科尔沁右翼前旗20万千瓦风电项目,国家首批“沙漠、戈壁、黄滩”大型光伏基地项目——国能宁东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工程,湖北首个风光一体化发电项目——广水100兆瓦风光一体化并网发电项目等。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凭借光伏核心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持续推进一批分布式光伏、漂浮式光伏、光伏复合发电等优质光伏项目落地。截至目前累计承接光伏发电项目2209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1200万千瓦。
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流域综合治理筑牢生态屏障,主动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携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重要科研机构,积极投身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生态修复、土壤修复、乡村振兴、污水及再生水处理、生态新村、湖泊运维、城市运营及管网后期维护,为建设绿水青山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初冬清晨,竹山县云雾缭绕,堵河穿城,山水交融,美如画卷。竹山县位于湖北秦巴山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当地政府致力于生态建设,与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理念相契合。为助力当地生态文明与民生发展,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开启竹山县水环境治理PPP项目。
竹山县长江大保护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地处南水北调水源保护重点区域,建设内容有污水处理、排水管道建设、河道治理及排水系统更新改造等工程,承载着推动流域生态治理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任。
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在充分的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优势的同时,精心配置履约资源,根据业主需求,在项目前期规划咨询、投融资、项目履约及运营管理等各方面为业主提供全方位服务。项目竣工进入运营期,将彻底改变城区雨污合流问题,实现“清浊分家、水清岸绿”治理目标,真正打造“路畅、景美、人和”的通行环境。
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并在抗疫、抗震中挺身而出,为民造福。
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以产业帮扶为核心,助力定点帮扶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激发定点帮扶县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造血式帮扶产业做深做实——组派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保康县两峪乡两峪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相继完成五联体烤烟房及20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为村民提供50余个烟农岗位,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约5万元;结合保康县政协“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政策资金,完成邱家台饮水工程,让19户68位饱受季节性缺水的农户喝上“暖心水、放心水”;打造食堂与西瓜园直采直销帮扶模式,通过零售和批发相结合的策略,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余元;组织3名两峪在校大学生走进公司带薪实习,用公司“所长”育两峪人才梦想。
面对突如其来的临夏州积石山6.2级地震,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所属东乡光伏项目部闻令而动,火速组建抗震救灾党员突击队,带领项目部及分包单位青年和群众共计64人,驾驶14辆救援车辆、多台装载机、多台挖掘机,并携带相关工具机械,出发前往震源中心。作为首批进入刘集乡和大河家镇的央企救援队伍,救援组帮助政府和村落完成100余顶帐篷的搭设,运输物资30多趟,房屋排险30多间,并多次配合甘南州、临夏州武警支队开展救灾工作,最大限度挽救人员生命、降低财产损失,最大效率回到正常状态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