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组件产能产量持续增长,主要增幅来自中国。据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统计,2022年全球电池片产能为567.2GW,同比增速为24.4%;2022年全球电池片产量为330GW,同比增速为50%。从地区角度来看,2022年全球电池片产能中有517.2GW集中在中国,占比高达91%。
我国光伏企业在电池片环节具有突出优势,2021年我国光伏电池片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达到88.40%。我国太阳能电池片产量规模逐年提升,增长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根据CPIA数据,2022年我国电池片总产量约为318GW,增长率高达60.69%。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光伏电池片行业发展的新趋势:TOPCON电池片市场占有率有望继续提升「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2018年以来,我国电池片出货量top5企业产量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最新的数据分析来看,电池片环节集中度上涨的趋势显著,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56.3%,较上年提升了2.4个百分点。电池片头部企业与二梯队企业差距进一步拉大,头部企业规模优势更加明显。
根据PVInfoLink数据,2022年以外售出货量为统计口径的年度排名情况,通威股份、爱旭股份、润阳股份、中润与捷泰在位列全球前五名,同属于第一梯队专业电池片厂商。
我国光伏电池片厂商占据全球领头羊,部分厂商同时布局电池片、组件环节,其生产的电池片大多数都用在自制组件,不外售或仅少量外售电池片;部分专业化电池片制造商则以电池片外售为主。近年来,电池片行业呈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产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2022年通威股份电池片产量为49.18GW,爱旭股份、晶科能源、润阳股份电池片产量分别为33.74GW、32.7GW、21.36GW。
2022年以来,我国在光伏行业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各项政策促进行业加快技术创新突破进程,并引导产业链各环节均衡发展,推动全产业链的结构升级,为光伏电池片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关政策明确要积极有序发展先进高效的光伏产品及技术,发展高纯硅料、大尺寸硅片技术,支持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生产,推动N型高效电池、柔性薄膜电池、钙钛矿及叠层电池等先进的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升规模化量产能力;推动能源电子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动态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引导太阳能光伏、储能技术及产品各环节均衡发展,避免产能过剩、恶性竞争。
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光伏电池片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光伏电池片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光伏电池片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4-2030年中国光伏电池片行业发展前途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