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至18日,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在贵州考察。习强调,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
“内卷式”竞争是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内,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参与者为争夺有限资源和机会,不惜过度投入,最后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下降的现象。这种竞争模式违背了经济运行基本规律,也是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发展效率的大敌。近年来,“内卷式”竞争在汽车、锂电池、光伏等领域尤为突出。一些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占有率和资源,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复建设,陷入恶性竞争,忽视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性。这种短视行为不仅削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影响,也将阻碍行业发展。随着我们国家平台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内卷式”竞争愈演愈烈。一些平台为吸引消费者,实行“自动跟价”“全网最低价”等规则,迫使入驻商家陷入价格战,无法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内卷式”竞争的表现多种多样。某些地方政府为实现招商引资和产业落地的目的,出台了大量便利政策,例如“代建厂房”等。这些政策虽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吸引了企业入驻,但也忽视了市场规律,助长了部分企业“短期套利”行为,加大地方财政负担和项目烂尾风险,进而加剧经济发展“内耗”,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长此以往,“内卷式”竞争不仅影响产业长远竞争力,干扰了市场秩序,使投资者和企业家失去信心,也将阻碍经济良性循环。
对“内卷式”竞争问题,中央层面关切已久。2024年7月30日,习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同年12月,出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当天,参加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
如何破解“内卷式”竞争?中央早已出手。2025年1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发布。指引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要求各地区在实施财政、税费、价格、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时,不得突破国家规定的红线底线。这一文件的出台,必将倒逼地方政府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加快传统招商模式转型。此前,各行业内部也自发开始整改。2024年10月,我国光伏行业打响“反内卷”第一枪。同月,12家风电整机商签订自律公约,明确“不得以低于其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这一些行业企业,以具体行动为破除“内卷式”竞争树立了良好榜样。
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要全面落实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2025年3月5日,习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